400-6591900 河南淇县同济大道1号(原朝歌南路34号)

肾病3期降肌酐有助于延缓肾脏衰竭吗

时间:创始人 时间:2023-12-07 14:18:53

  肾脏病要降低尿毒症的风险,必须要时刻关注血液内毒素水平的高度。减轻血液内毒素对肾脏的负担,进而保护剩余的肾功能发挥作用是预防尿毒症的关键。其中血肌酐作为毒素物质之一,是比较直接反映体内毒素水平及肾功能情况的一项指标。因此在防治尿毒症的过程中,要关注肌酐值的变化。今天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就来和大家讲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除了肌酐值,还有包括肌酐的兄弟指标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

  但肌酐升高也仅是反映出了肾功能的一面,而要延缓肾功能衰竭向着终末期发展,肾脏反应其他功能的一些指标也必须要重视。除了排毒功能,还要尽可能保护好肾脏其他的作用和功能,才能维持病情更长久的稳定。

  肾病3期后,除了血肌酐,这四项指标稳定住,对降低尿毒症风险,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保障。

  电解质水平血钾、钙磷稳定

  肾脏在体内发挥的三大作用中包括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由于肾脏的代偿性,往往电解质紊乱不会在肾病早期出现,而发生在肾功能不全之后。电解质的紊乱会扰乱体内血液的正常流通及血液物质的代谢情况。典型的就是血钾蓄积引发高血钾症、血磷钙紊乱主要表现为磷高钙低,引发高磷血症、低钙血症,易诱发肾性骨、骨质疏松等情况。

  尤其对于老年肾病患者风险更大,而对于年轻的肾友们来说,严重的影响到生活质量。

  而且电解质的紊乱也会造成肾小球、肾小管的持续性损伤,加剧病情的恶化。

  因此对于电解质水平,肾病早期以防为主,中后期以防治为主。

  调节电解质的平衡,预防方面是加强肾功能的稳定。减轻肾脏细胞的坏死,保证肾脏血氧的供应,进而保护肾脏排钾、排磷工作的正常运转。治疗方面目前有一些强效排钾、补钙、稳磷药物,积极防治完全可以稳定住。

  电解质的稳定对降低肌酐也有积极作用。但有些患者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发现时已经很严重,也是导致尿毒症的诱因之一。

  肾脏动脉压力血压水平

  肾脏是血流量非常大的器官,保持良好的血流供应,是保护肾细胞存活的基础。肾脏动脉起到调节血血液的根本作用。而血压水平是影响肾脏血液流通的关键因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由于体内水钠代谢的紊乱,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失衡,导致肾性高血压。对肾动脉造成压力。

  肾动脉压大,肾细胞血氧供氧不足非常致命。因此在防治尿毒症进程中,必须重视肾脏内压及全身系统性血压的稳定。

  稳定血压水平,目前坚持服药降压药不难控制,适合肾病3期以后服用的药物包括地平类、沙坦、普利类、洛尔类、噻嗪类等降压的主力军,对于严重性高血压可以联合应用。同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监测血压以防复发。

  这里说多一句,血压长期稳定对降低尿毒症风险显著,反复比升高对肾更不利。所以用药方面一定要严格执行医嘱,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肾脏造成能力血红蛋白

  肾脏病发展到中后期,部分肾友需要输血是为什么?主要是肾脏的损伤导致造血能力下降,通常血常规可以看到一项指标血红蛋白下降,就是肾脏刺激脊髓造血减少,同时生成血液原来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引起肾性贫血。

  改善贫血的情况,就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保护好剩余肾功能,稳定肾脏刺激造血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补充促红素,来提升血红蛋白,减轻贫血。

  此外,出现贫血的肾友八成也存在缺铁的情况,因此也要注意补铁,平时饮食可以适当吃一些补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血等,必须是可用药。

  血液酸碱平衡尿PH值和血二氧化碳结合力

  前面我们说过肾脏的三大作用,其中酸碱平衡的稳定也离不开肾脏的调节。

  肾脏受损后,研究表明患者体内对酸性物质增多,碱性物质减少。通过检查尿液PH值和观察血液二氧化碳结合力,可以分析到这一点。

  对于纠正酸碱平衡的情况,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补充提升血液内的碳酸氢盐浓度。其中碳酸氢钠片是常用的药物之一,这类药对肾脏的作用除了调节酸碱之外,还有改善、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因此在肾病后半程也是不可缺少的护肾药之一。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提醒:患者要在发现病症后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让自己更好的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