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的肾病患者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肌酐升至400时,医生就会建议他们进行透析。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肾病的治疗过程中,会有一种“假象”:指的是虽然肾病患者还有症状存在,但此阶段却不适宜继续治疗。哪些阶段呢?比如尿蛋白定量在1克一下了,血肌酐控制在300-400左右。而会出现这一“不适宜继续治疗的假象”主要是因为在治疗初期为达到所谓的目的如控制尿蛋白量控制肌酐值等,而长期使用激素或是透析方法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虽然效果明显,但其副作用也强,在病情达到一定程度之时,已不宜继续使用此方法治疗。进而就有了稍作等待却发现病情不减轻反而继续加重的现象出现。
目前对于肾病“假象期”的治疗普遍采用的是中成药。虽然中成药的治疗功效被很多人质疑,但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药仍是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比如说是在降肌酐方面,如尿毒清等中成药相比西药效果就要好得多。这些药物主要都是通过排便的方式来达到降肌酐。
肾脏疾病其实是一种慢性病,除了临床治疗之外,日常生活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肾病患者只会在病情恶化不能忍受的时候才会去医院进行治疗,平时压根想不到要去求助于医生。而在这一过程中医患关系沟通的断裂及隔阂也是导致肾病患者病情不稳定、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上一篇:慢性肾病的症状有哪些
- 下一篇:治慢性肾病的药物有哪些